欢迎您来到沧州恒熙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13261081688
信息分类

热门产品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信息 >

封装外壳表面处理的化学方式有哪些及抗隐身性能

2024-01-18 14:29:02

<一>、金属封装外壳表面处理的化学方式有哪些

为了增加金属表面的美观度和平滑度,增加金属的防腐(以实际报告为主)性能,一般金属产品都会对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主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式大多是采用化学方式,下面金属表面处理厂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用的化学处理方式有哪些。

化学镀:在电解质溶液当中,就此工件表面经过催化处理,无外电流作用,在溶液当中因为化学物质的还原作用,将某些物质沉积于工件表面而形成镀层的过程,称为化学镀,如化学镀镍、化学镀铜等。

金属封装外壳热加工法:且就金属表面处理时候的化学镀,此种方法是在高温条件之下令材料熔融或者热扩散,在工件表面形成涂层。就此关键方式上要采用热浸镀,当金属工件放入熔融金属当中,也就应该让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称为热浸镀,如热镀锌、热镀铝等。

热喷涂:这时候也就应该把熔融金属雾化,喷涂于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称为热喷涂,如热喷涂锌、热喷涂铝等;之后也就是热烫印,应该把金属箔加温、加压覆盖于工件表面上,形成涂覆层的过程,称为热烫印,如热烫印铝箔等。

<二>、微波器壳体的抗隐身性能

随着技术技术的速度适宜发展,微波器壳体为了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战略上的速战速决,现代战争对打击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的制导化和精度适宜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制导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而毫米波制导是制导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与红外光学制导相比较,一方面毫米波制导可获得目标的距离、速度信息,另一方面具有很好的穿透烟尘、雨、雾的传播特性,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与微波相比,毫米波制导具有高增益与窄波束、可用带宽大、高多普勒频率及良好的抗隐身性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材料、器件、集成电路、结构、工艺技术的发展,为研制出性能的毫米波导引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其中天线技术与发射/接收技术是毫米波导引头研制的两个关键技术。毫米波发射系统的射频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电真空器件构成的源;二类是固态器件构成的源;三类是其他方式产生的源,例如光导毫米波源等。二类固态器件是毫米波源的发展趋势,具有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优良性、易维护等优点。固态器件单片产生毫米波功率较小,通常采用多个单元进行功率合成,目前国内合成功率可达到百瓦量级。近年来,毫米波接收机技术己取得相当的进展,非冷却式毫米波外差接收机的性能水平己达到可与微波频段的水平相比较的程度。实践证明,在这些接收机中采用梁式引线的砷化嫁半导体器件,对于频率在30~100GHz范围内的接收机设计也是很合适的。随着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通常把振荡、放大、混频和其他控制器件集成为一个子系统,这样接收机/发射机集成在一起,能大幅度降低尺寸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目前,频率高达94GHz的集成振荡器、放大器、混频器、衰减器和相移器己批量生产。